close

 

時間:2014/07/06(日)16:10
地點:新光影城一廳
主持人:塗翔文
出席:《三生》之《尺蠖》導演張震
文字:陳虹伶/ 攝影:Gelee 

三年前擔任台北電影獎評審的張震,今於百忙中抽空現身戲院,帶來首部導演作品《三生》,與影迷們分享初執導演筒的緊張與喜悅!

Q:請導演分享香港電影節提出創作邀約的過程,包括計畫由來與合作方式?
A:《尺蠖》是去年我看到的一個短篇小說,它是聯合報文學短篇小說的首獎,可是我是在年度短篇小說集裡面看到這篇,看到之後我就很喜歡,因為我自己也是從小打電動到現在,也對裡面講的環境或議題都很有興趣,後來我就跟作者談版權的事,然後剛好買了這個版權之後,香港電影節那邊就剛好有這個邀請,就有一個找演員來做導演的短片的案子,那我覺得很適合,因為第一次做導演還是會有點緊張,但是《尺蠖》這個小說我覺得比較有把握,因為它的故事架構比較簡單,然後人物比較少,又是現代的戲,我覺得有可能比較熟悉,就拿來做第一次導演的練習。

Q:從演員到導演這身分轉換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心得?
A:就蠻爽的。我從小時候做演員拍電影到現在,每一次去開工的現場,我其實都很緊張,演戲對我來講壓力還算蠻大的,因為每次都挑戰不同的人物。但這一次做導演,我每次出去開工都充滿笑容,因為我覺得導演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去解決問題,那我覺得我臨場反應還蠻快的,可能一方面也是這幾年下來,我工作經驗的累積。那其實拍片的壓力沒這麼大,只是每次我演戲的時候壓力都蠻大的,不知道為什麼,就我自己有種蠻自虐的傾向,所以一定要把自己撐到某一種程度才會有最好的狀態,但其實做導演,在這拍攝過程中我就覺得,不一定要是在那種樣子的時候,才是最佳狀態,其實有的時候輕鬆下來,就是輕鬆一點,反而更自在一點,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Q:請問導演原來對小說的想像,跟最後拍出來的電影很接近嗎?
A:這次《尺蠖》拍攝的時間是在農曆年前到農曆年後,我們拍了九天,但是因為去年香港電影節他們的邀請到我這邊的時候是十一月,我其實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做前製的準備,就做得比較匆忙,加上劇本也是從接到邀請開始寫,雖然有很好的團隊、大家的幫忙,但覺得時間稍微倉促一點,在拍攝的過程我是很享受其中的,整個前製、後製我都很享受其中,也受到很多的幫忙,因為電影真的是很多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大家去集合,然後把它完成出來。那很多方面我都沒有經驗,像《尺蠖》的成音是杜篤之老師,他們其實幫我做很多判斷都很準確,那這方面我就覺得自己經驗很不足,再加上剪接方面是有廖慶松老師的幫忙,因為我們拍了很多素材。

不曉得現場大家有沒有看過《尺蠖》這個小說,其實小說跟現在的成片在敘事手法上不太一樣,小說是比較跳躍性、塊狀性,我們之前本來想說忠於原味,忠於小說的樣子去呈現,但是發現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面,要把人物的心境傳遞給觀眾,我覺得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最後放棄原來小說的樣子,然後我們呈現出來的比較是,依照時間順序去排列組合而成的。故事上我覺得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小說,這小說蠻有意思的,最早我給了一些朋友看,每個人看完的感受都不太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我想要拍的原因之一,因為我覺得每個人去看一篇短短的文字都有這麼多不同的感受,我覺得很有意思,大家可以互相討論,就好像裡面那個小女孩,她是長大了還是怎麼樣,大家可以自己去想一想、看一看,去跟朋友討論一下,我覺得看東西就是要有這樣的趣味,就會比較有意思一點。

Q:為什麼《尺蠖》會找石頭來飾演男主角?
A:主要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石頭的鬍子長很快,因為裡面他要不斷地剃掉、長長,代表他不同的時間,代表他可能經過四、五年都在那個房間裡面,所以我需要他的鬍子很快速長出來,這是其中之一。第二是,找他我覺得很有挑戰性,對我而言,因為我想呈現出來的是不一樣的石頭,因為我對石頭之前的表演其實記憶都蠻清楚的,他之前演《明天記得愛上我》,他在裡面就是比較詼諧幽默一點。我自己跟石頭接觸以後,我覺得他好像是學理工的那種人,他就是做事情非常有邏輯,非常有他自己一套想法,然後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個運動狂,他是可以二十四小時一直踩著腳踏車去很多地方,一直跑步、游泳,他對有些事情是充滿很多熱情的。對於表演,我跟他第一次見面聊天的時候,他 這個訊息有很清楚地傳達給我,我知道他對表演非常有熱情,然後你看他這幾年一直不斷要嘗試突破自己,我覺得跟他合作可能會有很好的火花,再加上他鬍子長得比較快(全場大笑),所以就決定找他。

Q:《尺蠖》的特別感謝中有提到王家衛,請問他曾給過您什麼樣的建議?
A:最後剪完的這個版本我有給他看,問他有什麼地方可以再加強或再努力。再一次強調這個戲的製作時間非常的短,所以有很多地方我也覺得蠻可惜的,因為其實我們拍完之後,石頭也在巡迴演出,他也很忙,有些地方我們想要補拍的,沒有時間補拍。那在影片中我自己加了很多房間的空景,其實是同一場戲,有把它偷偷拿出來用,王家衛導演是跟我講說,如果石頭最後選擇要進入那個房間,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符號,可以前後呼應的,所以我加了很多媽媽的床的空景,這樣子才可以跟最後石頭回到房間裡,去做一個強調,讓大家記憶比較深刻。我在拍最後那一場戲,就是石頭進到房間,其實我沒有用到同一個鏡位去拍,這可能比較專業,就是同樣一個角度,同樣一個讓觀眾有直接的聯想,我沒有這樣做,所以王家衛導演建議我,如果可以補拍的話,是不是可以拍這樣的鏡頭。

Q:請問《三生》中三部短片為何會放在一起?香港電影節邀請導演們創作時,是否有主題限制?三位導演是否需一起討論創作?
A:沒有規定,很自由,你要拍什麼都可以,它只有限制拍的長度,但是我有小小的多五分鐘。它是要三十分鐘以內,主題不限,然後我們三個演員也沒有一起討論過,我是在香港電影節放映那天才看到另外兩部,才知道他們拍的是什麼內容,所以一切都是巧合,只能說男演員的心思都差不多,大家的想法都一樣。順序也是香港電影節他們決定的,所以我們都不知道,但我後來跟鄭雨盛有聊,他拍比較快,他拍五天就拍完了。

Q石頭半夜起床那場戲,出現一張照片顯示媽媽和少女,請問這是在暗示小女孩已經長大了嗎?
A:其實我們是有設定主角有一個大女兒,看最後字幕可能會看到有一個大女兒,有另外一個演員她飾演姊姊,然後小女兒是從那個小嬰兒開始長大,我們是這樣設定的,我們會刻意放一些伏筆在畫面裡,讓大家自己去參考和聯想。

Q:請問未來是否還有機會看到您導演的電影作品?
A:應該會拍啦,就是遲早的問題。(全場鼓掌)

  現場直擊影片
 《三生》影片介紹
 更多映後座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三生 尺蠖 張震
    全站熱搜

    2014台北電影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