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策展人郭敏容     

6月12日
文|郭敏容

早在兩個月前,同事就提過:要寫策展人日記嗎?
這三天,辦公室又說:有人在想看策展人日記,要不要寫?
我心底的疑惑總是:會有誰想看一個陌生女子的碎念呢?

「策展人」為公,「日記」為私,在台北電影節的平台發佈,多少有點自己掀了肚臍眼吆喝大家來看看當初的助產士綁成個什麼模樣,多少還是有些羞赧的。但在這猶豫的過程裡,發生了些小事,多少讓我轉換想法,也逐漸找到寫這「策展人日記」的定位。

台北電影節為了配合售票、宣傳的時程,這幾年節目在五月下旬就公佈,工作時程往回推,選片策展的部分,在四月下旬也就沒回頭路了。六月除了編輯節目特刊,就是全力配合活動、宣傳、影人邀請、映演等各項業務。這些事情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推廣節目,講得直接些,增加票房。 

我是個沒吃過什麼苦,不太實際的人,每次講到票房,總覺得俗氣。但當我作上這個職位,自己選的片票房自己擔,我就慢慢的轉化成習慣賣票模式。每回媒宣排我作訪問,活動派我出去介紹影片,連跟現場工讀生、志工簡單說明片型,我會盡量說每支片的好處,160部影片都是此生不可錯過,倒背如流的固定台詞在人前說了都不臉紅。

直到有兩個同事推了我一下,說我失去策展人該有的高度,我才回頭想,我原來把自己定位成業務了。

160部影片,當然不是部部強片,甚至,我可以保證有些大家看完會皺眉,然後貼上「地雷片」的標籤。我們選片的工作,不是在確定沒有「地雷片」,因為在我心裡,「地雷片」是不存在的,被選進來的影片都有他值得在這影展放映的理由,只是他不一定適合每個人,這樣年輕、或已經世故的你。

那麼,我此刻的工作,與其無差別推薦,應該是告訴你這些影片當初震撼、感動、挑戰我們的理由,是建議適合你(們)個別的影片,因為,我真誠的希望這些影片能找到欣賞他們的人。我和一個朋友認識半年,在一次聊天時,發現彼此共同喜歡一部我們以為沒什麼人會喜歡的電影。我跟這個朋友八年後結婚。我們現在可能又各自喜歡不同的電影,但看不同電影的故事、態度、觀點,找到影片裡跟你對話、挑戰你的人,仍是我和他十分喜歡的事。 

上週四我跟著同事去政大參加校園講座,座談結束後,有幾位學生留下來問我推薦影片,我問了他們喜歡的影片走向,也請他們嘗試一些可能不太熟悉的挑戰。那是我在這個工作裡,十分喜歡作的一件事情。我想,如果我這新手策展人的日記有什麼值得你滑手機時,值得暫時停下來,也許是讓我(們)知道你的想法,然後我能提醒自己卸下業務外衣,跟你分享我們選片上的出發點,及影展的小大事(要看我同事願不願意讓我出賣啦!)。

寫著寫著自己覺得亂嚴肅誠懇的,不知道是不是到了矯情的地步。總之,初次見面,請多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4台北電影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